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庄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zhēnɡzhènɡ)工分,生活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一年“六一”儿童节,学校说要给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chònɡchōnɡ)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馒头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汤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馒头哇……
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头连馒头屑也没一点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女儿啊,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5个白中带黄的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夹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用“____”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从文中第1自然段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贫困——
披星戴月——
3.第4自然段“故伎重演”具体是指( )。
A.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B.看着手中的馒头,没有了口水,肚皮不再发出咕咕的叫声。
4.用曲线画出第4自然段中的两处心理活动描写。
5.娘似乎预料到“我”会把馒头吃掉,所以蒸了五个馒头,并且还对二丫娘说了谎,她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zhènɡchōnɡ2.清贫 起早摸黑 3.A4.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 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馒头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汤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馒头哇……5.示例:娘知道家里生活太苦,孩子很少能够吃到香喷喷的馒头,孩子毕竟还小,他也许会经不住诱惑,吃掉这三个馒头,所以她悄悄提前做了馒头;但是她知道,即使孩子悄悄吃掉了学校发的馒头,并不代表孩子不孝敬母亲、不爱护妹妹,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她对二丫娘说了谎。提示:根据具体语境写写自己的想法即可。
【解析】1. 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2.考查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对关联词语的运用。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原文可找到答案。4.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及相关信息的提取。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