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表,结论错误的是( )
试管 | 加入物质 | 温度 | 时间 | 加入碘液 |
1 | 淀粉糊+唾液 | 37℃ | 5分钟 | 不变蓝 |
2 | 淀粉糊+胃液 | 37℃ | 5分钟 | 变蓝 |
3 | 淀粉糊+唾液 | 0℃ | 5分钟 | 变蓝 |
A. 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 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 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D. 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答案】C
【解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食物的消化主要与消化酶有关,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37℃接近口腔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不同的消化酶,活性的发挥的适宜温度不同,此外消化酶的活性还受PH值的影响。
对比1号和3号,变量是温度,1号有唾液,在37℃下,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故加碘溶液不变蓝;而3号虽然有唾液,放到0℃下,淀粉没有被分解,故加碘溶液变蓝色,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故A正确;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故B正确;1号试管加入碘溶液以后不变蓝,没有对照无法得出结论,不能说明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故C错误;对比2号和3号,变量是温度、和消化液。2号加入胃液,而3号加入的是唾液,2号在37℃下,胃液没有消化淀粉,加碘液变蓝;而3号中放到0℃下,淀粉也没有被分解,加碘溶液变蓝色,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故D正确。故选C。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下面有关生物学中一些内容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