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治”国、倡“廉”,还是抗“霾”、建“网”,“法律”都是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材料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法治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问题依然存在;部分群众“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访不信法”,遇事找熟人、走关系等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地方“工闹”“医闹”“拆迁闹剧”等情况比较严重。
(1)材料一体现我国坚持什么治国方略?根据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对图片①、②、③合理排序。(用序号表示)
(2)结合材料二,谈谈干部和群众应如何增强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答案】(l)依法治国; ②—③—①
(2)材料二反映出部分干部群众法制意识(或法制观念)的缺失,没有坚持依法办事,影响了法治国家建设。因此,要求干部群众:
①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更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②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若没回答②,只答“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勇于同破坏法治国家建设的言行作斗争。”或“公民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促进法治国家建设”可得2分,不累计得分)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强调法律的作用,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其中图片①以“依法审判”体现了违法必究,图片②“通过法律”体现了有法可依;图片③“严格执法”体现了执法必严,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③—①。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公民生活在法治国家里应该怎么做等方面回答即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