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长期坚持的价值追求。“隆礼重法”、“富国强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和为贵”、“敬业乐群”、“言必信,行必果”、“守望相助”等古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少共通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日中国,“到此一游”触动的深刻反思,“扶起老人”引发的热烈讨论,无不折射国人对道德良知的珍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只有每个公民都从自己做起,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打造奋发的时代气质,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为什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我国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答案】(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①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②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发展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强大的正能量。
③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健康文明的公民。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文化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中华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回答即可。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民族凝聚力、思想道德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社会的发展、公民个人的素质等方面回答。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