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03年3月15日选举: 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曾庆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03年3月15日选举: 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曾庆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2003年3月15日于北京 (1)公告的标题有几种写法,本文属于哪一种? (2)公告的正文由哪几部分构成?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公告事项内容较多时可以怎样处理? (4)公告与布告、通告有何区别?
【答案】(1)公告的标题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构成而省去发文事由的标题。本文的标题是第二种。 (2)公告的正文一般包括公告的依据、公告事项和三部分。依据部分是对发布公告略依据部分。事项部分是公告的具体内容,写作时分两种情况,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一是用于宣布事项的公告,一般须开门见山,一开首就是直叙事实、交待事项,并须写明事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员、主要情节、结果与作者的态度或决定。二是用于宣布办法与措施的公告,须将规定与指示的内容交待清楚,使读者清楚应当遵守什么、执行什么。 结语部分较为简短,一般可用“特此公告”、“现予公告”之类规范性用语。 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在三大部分中,省略了依据部分,直接开门见山地交待选举的会议、时间和结果。 (3)公告的事项部分内容较多时可分段分项,逐一交待清楚。 (4)①适用范围不一样。公告主要用于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通告是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公告可以向国外公布,通告、布告则不具备这种功能。 ②发文机关不一样。公告一般由党和国家的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制发,通告除党政机关可以使用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也可使用;布告一般用于行政机关在所辖范围内发布政策、措施。③产生效果不一样。公告发出去之后,旨在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和重视。通告和布告除了让读者周知之外,一般还要求读者认真遵守。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