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了马年春节微信红包的“珍珠港偷袭”、羊年春节的微信、QQ和支付宝的红包三国杀后,我们即将迎来红包战争的第三年,当新鲜感褪去,人们收发红包早已习惯成自然,成为了日常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对互联网巨头们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高中政治 2024-11-19 10:39:03 高中政治

在经过了马年春节微信红包的“珍珠港偷袭”、羊年春节的微信、QQ和支付宝的红包三国杀后,我们即将迎来红包战争的第三年,当新鲜感褪去,人们收发红包早已习惯成自然,成为了日常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对互联网巨头们来说,红包战争还得继续,支付宝一举夺得春晚官方红包的合作,似乎成了猴年红包大战的焦点所在。“抢红包”是2016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话题,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一些争议。

正方:回归本质 “抢红包”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本质。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往往几十块拿不出手,至少百元以上,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络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个吉利,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

反方:冲淡年味 “抢红包”让商业活动冲淡了年味。“抢红包”让很多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网上.而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氛围。对于老年人而言,当晚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难免会让他们失落。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

【答案】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抢红包”现象时,人们往往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3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抢红包”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4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抢红包”的尺度,不分时间、场合“抢红包”,冲淡年味并引发争议是不可避免的。(4分)

【解析】

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首先,既然对该现象引起了争议就说明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评价不一;同时,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该现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最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要把握“抢红包”的尺度,不能够不分时间、场合“抢红包”。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