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亡1、东汉建立:公元25年(1世纪20年代),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光武中兴:汉光武帝采取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使得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出现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3、社会继续发展:人们通常采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王景治理黄河,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当时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冶炼质量。4、政局动荡:东汉中后期,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局面,社会趋于动荡,出现割据局面,王朝走向衰亡。5、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张角等人有组织、有准备,利用宗教组织(太平道),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农民大起义,史称“黄巾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初中七上历史重要知识点:大一统王朝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