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
材料一: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材料二: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习近平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据悉,你校正在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l)请你谈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
(2)围绕本次主题活动,请你策划出适宜在校园开展的具体活动项目。(两个方面即可。2分)
(3)请你写出一句自己最欣赏的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并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4分)
【答案】(1)(4分)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等。
(2)(2分)开展汉字书法比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中国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展演;开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等等。
(3)(4分)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人要正直、有节操,要充满正能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有爱国爱民情怀,做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要珍惜大好青春,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等等。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最高4分;第二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1分,最高2分。第三问答出一句中国古代经典诗词给2分,答出从中受到的启发给2分。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作用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中华文化对青少年的作用的角度思考,可以从青少年的地位、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中国梦的实现等方面回答即可。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注意把握答题的限定项是在校园中开展的活动,不要超出答题范围。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注意受到的启发要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