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高中历史 2024-10-26 09:54:20 高中历史

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如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

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甜头”是什么?列举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向外扩张的史实。

【答案】

(1)原因: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长期准备。态度:义战(解放中国)(侵略有理,侵略有功)。

(2)“甜头”:《马关条约》签订(或答条约内容)。

史实:参加八国联军侵华,在东北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出兵山东、侵占东三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挑起太平洋战争。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如指掌”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马关条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近代日本参与侵略中国事实回答即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