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材料三:某班在为如何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的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以下为两个同学的观点。
(1)材料一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道理?(3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3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两位同学的观点?(4分)
【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3分)
(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一些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3分)
(3)两个同学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完善立法只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更好推进依法治国还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不仅是政府的事还跟每个公民有关;在法治社会里青少年要认真学法遵法用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4分)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试题,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认识。
(1)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注意是“党的会议”,体现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会议内容涉及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联系教材知识回答,依法治国的意义、是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2)此题考查学生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基础知识的掌握,“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只要是体现宪法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即可;
(3)此题是辨析题,首先,对观点进行判断;其次,针对结论说明理由。两个同学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理由:针对女孩的观点,可以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来回答,强调完善立法与“有法可依”的联系;针对男孩的观点,可以从生活在法治国家里,对公民的要求方面回答。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