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面是张老师在组织同学们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时设计的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初中历史 2024-09-12 12:49:59 初中历史

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面是张老师在组织同学们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时设计的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思维导图——梳理历史线索]

(1)根据下面思维导图,简述列宁和斯大林对苏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1

(2)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

任务二 [重大改革——形成历史理解]

(3)改革是摆脱危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提示信息,在下表中填写美、苏两国改革的相关内容,并归纳其共同之处。

国名

时间

社会状况

“新”的措施

共同之处

苏俄

1921年

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工人罢工,农民暴动不断

美国

1933年

美国已有半数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企业破产,完全失业人数达到了1300万。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和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任务三 [国际会议——提升历史认识]

①1919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说:“这不是和平,不过是20年的休战”。

②“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 泽 东

③1942年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一致: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④1945年雅尔塔会议提出:战后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①②分别是对哪一国际会议结果的评价?请分别陈述其理由。

(5)③④叙述的两个国际会议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

(1)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领导苏俄人民取得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实施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政权。

斯大林:工业上,实行两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增强和巩固了国防力量;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农业走集体化道路,颁布新宪法,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等。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短暂的经济繁荣发展时期;在经济繁荣的推动下,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状况,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面对危机,美国通过实施新政,加强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

(3)①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②实施新政,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③共同之处:都发生在国家面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都从国情出发,采取措施,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巩固了政权;都注意利用市场与计划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等。

(4)①是巴黎和会②是华盛顿会议

说明:巴黎和会是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了以后德国复仇的祸根,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美国提出中国应对所有国家“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打破了日本几乎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之下。

(5)都为了抗击法西斯侵略而召开;都制定了具体措施,协调一致,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行动,取得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都有美、英、苏、中等大国的参与;都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影响等。

【解析】

(1)根据题干中“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对苏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领导苏俄人民取得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实施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政权。斯大林对苏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工业上,实行两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增强和巩固了国防力量;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农业走集体化道路,颁布新宪法,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是: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的形成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短暂的经济繁荣发展时期;在经济繁荣的推动下,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状况,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面对危机,美国通过实施新政,加强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

(3)根据表格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33年,罗斯福上台宣布实行新政。其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等。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因此,“表格”①处填写: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②处填写:实施新政,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③处共同之处是:都发生在国家面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都从国情出发,采取措施,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巩固了政权;都注意利用市场与计划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等。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对巴黎和会结果的评价。因为巴黎和会是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了以后德国复仇的祸根,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②是对华盛顿会议结果的评价。因为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美国提出中国应对所有国家“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打破了日本几乎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之下。

(5) 根据③“1942年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一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根据④“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因此③④叙述的两个国际会议的相同之处是:都为了抗击法西斯侵略而召开;都制定了具体措施,协调一致,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行动,取得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都有美、英、苏、中等大国的参与;都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影响等。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