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14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0周年。如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亿多人,互联网普及率接近50%,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就达到5亿。互联网已日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信息获取、通信联络、社会交往
材料:2014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0周年。如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亿多人,互联网普及率接近50%,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就达到5亿。互联网已日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信息获取、通信联络、社会交往、购物理财,抑或学习、工作与娱乐,互联网为这些日常行为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也使得我们对它更加依赖。互联网还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增强了官民互动,开辟了网络民意渠道,推动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互联网对经济生活的改变最为显著,“互联网+”模式给各个行业带来创新发展机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烦恼伴随成长而来,互联网世界迎来的不仅仅是阳光:脏话谩骂、网上色情、水军汹涌、网络谣言、制假售假泛滥、侵犯知识产权、网络欺作不断、网络安全问题凸显、网络服务差且费用高等等,中国互联网发展任重道远。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4年11月24日,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主题是“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l)青少年应如何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适应信息化社会?(三个方面即可。6分)
(2)请你为国家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献计献策。(两个方面即可。4分)
【答案】(1)(6分)努力学习互联网等现代媒介技术;积极使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进行学习与生活;严格遵守与现代媒介相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要求;丰富自己的知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明辨是非,理性思考,不盲从,不盲信,增强自身对媒介的免疫力;在使用现代媒介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解析信息,合理运用信息,培养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积极用现代媒介发展自己,包括将来就业创业;承担责任、传播正能量,做现代媒介的主人;依托现代媒介,关爱社会、奉献社会;等等。
(2)(4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互联网技术自主创新;依托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大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互联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净化网络环境;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开展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等等。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最高6分。第二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最高4分。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正确利用网络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遵守网络规则、明辨是非善恶、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怎样发展网络提建议。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人才队伍的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回答。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