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 住宅是最重要的消费品。人类要生存,衣食住行缺一不可。一个人不吃东西、不穿衣服固然会饿死冻死,不行动也会失去活力并导致生命的终止。但在衣食住行中,“住”具有特殊的地位,衣食行也对“住”有

所属学校:职业资格考试 科目:事业单位考试 2024-08-07 09:47:03 事业单位考试

给定资料 1、 住宅是最重要的消费品。人类要生存,衣食住行缺一不可。一个人不吃东西、不穿衣服固然会饿死冻死,不行动也会失去活力并导致生命的终止。但在衣食住行中,“住”具有特殊的地位,衣食行也对“住”有着密切的依赖关系。首先,住宅不仅是人们存放和贮藏食品的地方,也是人们腌制、烹调食品和进餐的处所。其次,住宅也是人们穿着、梳妆和洗涤、晾晒、存放衣服之所在。再次,住宅还是人们行走和活动最多的场所,也是人们外出工作或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可见,人们的衣食行无一能离开住宅。不仅如此,住宅还是人们存放一切消费资料(小至细小的生活用品,大至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家具,乃至汽车)和安置一切生活设施(炊事用具、盥洗卫生设备)的场所。所以,离开了住宅,人们简直无从安排自己的生活,更不可能建立稳定的家庭。 另外,住宅同时具有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性质,是“三位一体”的特殊商品。虽然个人消费品从总体上看,具有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性质,但同时具有这三种性质的个人消费品极其稀少,比如彩电就不能说是生存资料,药品就不能说是享受资料。唯有住宅兼而具有这三种资料的性质和特征。住宅作为生存资料,给人以安身之处,这是它从诞生那天起就具有的独特的使用价值,也是住宅根本区别于其他生活资料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住宅使用价值的内涵逐渐丰富起来,住宅作为享受资料的因素增加了。人们不仅要求住宅室内宽敞明亮、功能齐备、舒适方便,而且要求住宅室外环境优美,要求住宅建筑具有美好的艺术形象。的确,宽敞明亮、舒适方便的住宅,能使人在生理上和精神上获得巨大的满足。而环境优美具有美好艺术形象的住宅,则能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住宅作为发展资料,是因为它一方面为劳动者本人读书看报、钻研业务、创造发明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为劳动者建立家庭、繁衍后代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既是教育子女的重要场所,也是下一代茁壮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2、 田小姐是南京人,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了六年,与刚毕业时处处花钱不同,田小姐现在能省则省:“以前很喜欢买衣服,也经常和朋友出去K歌、吃饭,现在觉得都挺没意思的,省钱买房是正事。”但是,“正事”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田小姐遭受的打击可不小。 “我工作六年存了大概12万元的积蓄,想在城中或者河西买套小户型,现在上市的房子比较多,我看了一圈,总价好像都超过了我的承受范围。早知道去年雅居乐(社区)降价时就买了,太后悔了,现在这个价我哪能买得起。听说辰龙•新境界(社区)开盘3个小时就全部卖光了,周末中商万豪开盘,可一共才99套房子。我这点钱还能不能买到房子呢?现在真的特别后悔去年没买。” 一路飙升的房价让后悔的“田小姐们”越来越多。“半年前,有个朋友疯狂地买了一套河西的房子,75平米,简单装修的二手房,房型两室两厅一卫,当时房价是7800元/平米,房子拿到手花了61万多。当时我自己真的也想买,没那么多钱啊,可半年过后发现房价又翻了很多,最近听说他现在又以9800元/平米将房子出售,半年光房子他就赚到了12万多,现在想想自己真的……为了准备结婚,拼命的去攒钱,把每分钱都当宝去省,好不容易首付了吧,可现在的房价不再是半年前了,那点钱再也不够首付了,算了,今年再等等吧。”一位365的博友这样讲述自己“和房子不得不说的秘密”。 3、 1982年出生的小周来北京三年了,今年七月刚刚跟爱人领了结婚证。小周夫妇的工作都很稳定,每个月两人的收入加在一块有一万五六。最近,他们相中了位于北京东四环外的一套二手房,虽然房屋面积只有56多平方米,但总价却高达108万。他们已经决定,双方父母帮忙拿出30万至40万元的首付,两人的积蓄则用来装修和购买家电。 “本来我们俩不想买房子,但考虑到要生小孩儿了,所以不得不买。买了这个房子以后,影响到了我们家三代人,我们的父母,我们,还有我们的下一代。”小周无奈地说。 当房价涨得越来越高,购房者越来越难以承受,像小周夫妇这对“80后”购房新人的背后,常常有三个家庭在支撑,即:双方父母帮着出首付,子女自己偿还月供,即俗称的“四加二”买房模式。 商务部发布的《2006-2007年中国结婚市场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城镇结婚消费中,有81.6%的新人得到了父母们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买房子。 一套房子足足耗费了几代人的积蓄。有网友表示,父母奋斗了一辈子,节省了一辈子,到退休了还要为自己背负购房压力,自己也感到痛心。但面对结婚阶段的住房困难,父母是唯一能帮助自己的人。 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的80后都像小周夫妇这么幸运。很多已经到了适婚年龄的80后,他们有着强劲的刚性需求,首次置业而且是自住,但是动辄上百万元的房子,仍然让80后们望而却步。 “在高房价的影响下,一些老百姓变得怨气丛生。在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GDP增长的速度,更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这也体现在了住房方面,有的人有好几套甚至几十套房子,而有的人则一套房子也买不起。”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说。 4、 144平方米以上大户型楼盘、高端豪宅不断面市,而居家两房、三房断档严重。进入7月以来,这是惠城区楼市的真实写照。上半年,惠城区市场完全被两房、三房以及小户型公寓这样的产品占据。 随着市场回暖,首次置业需求被激发,这些产品也在短时间内被消化。正是这个原因导致进入下半年以后,惠州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类型的大户型产品,超过了3000套,但是两房、三房产品却出现了断档。从目前的统计来看,下半年市场可以推出的二房、三房楼盘项目不超过10个,有个别片区甚至完全没有这样的产品。专家认为,消费者如果要购买就只能向周边偏远地区考虑,或者是等待开发商新的产品出来,在一手房源紧缺的情况下还可选择二手房。 5、 以下是一些惠州市民对楼市变化的看法: 杨××(广告从业者) 上半年没买,现在想买却发现两房,三房的越来越少。最近开盘的这几个项目价格4200/平方米以上,都不低。选择越来越少了,价格却越来越高了。没得选择,我宁可等一等,买房也不急在这一时,等到市场上两房、三房产品多起来的时候再考虑。 夏××(商人) 好多人买两房、三房的上半年都买了,那时候价格还便宜,选择也多。现在市场上仅有的几个这样的产品都是香饽饽,项目还没推就有很多人开始关注了。一些上半年没有下决心买的人,现在心里估计都着急了,所以又开始抢着买了。可是现在的价格和上半年比,最少也涨了500块。现在买还划不划算,估计很多人都没想,就着急着赶快买了。 李×(公务员)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断档现象,只是某些片区的某些户型,并不是所有市场都出现类似情况。对于普通市民,我们只需要购买一套房子就足够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开发商对于产品的定位出现了偏差,真正符合购房者要求的产品不多,而大量其他户型就会出现滞销的现象。 刘××(公司职员) 现在市场上两房、三房断档的现象,主要是针对价格比较便宜、房子比较实用的房源。对于那些价格较高、面积较大的豪华型大三房,目前市场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房价还是太高。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只能承受比较便宜的房价,也就导致了符合这种要求的房源被抢购,甚至出现断档。 6、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城市开始了市场化取向的房地产制度改革,城市住宅由此前的实物福利分配逐渐改为货币化分配,直至居民通过市场购买商品住房。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大力推行城市住宅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城市住宅建设应该完全市场化、商品化,政府不应有任何干涉。由此导致这些地方政府在管理上出现了严重的缺位行为,产生了严重后果:一方面政府对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分配管理缺位,造成经济适用房供需总量和结构失衡,也造成经济适用房分配不公;另一方面政府把廉租房限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大多数城市贫困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 由于居住权是基本的人权,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方式会造成城市低收入者买不起房,以致无房可住。因此,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住宅问题就应该和医疗、养老、失业等一起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来解决。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来看,基本上都包括了住宅,这从实践层面证明政府提供城市住宅保障的必要性。 住宅保障是专门针对低收入群体,为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问题而设置的,其保障范围必然较小。而购买商品房的是高收入阶层,两者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不一样,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宅建设可以起到弥补商品住房市场不足的作用,是城市住宅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决不会妨碍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 7、日前,发改委就房地产价格调控、价格干预等问题答复全国人大常委会。 针对房地产价格调控问题,发改委表示,2008年9月以来房地产价格理性回落,但在调整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发展趋缓的宏观环境,购房者由房价理性回落,转变为信心不足,加速了市场向下调整的趋势。为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落实好相关政策,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强土地、价格等政策引导,着力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衡有序发展。 针对政府干预价格问题,发改委表示,应对自2007年以来的价格过快增长以及2008年三季度以来的经济下行风险,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价格运行态势的监测,加强了对价格监测预警的分析,在全国建设了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00多个监测调查点,及时掌握价格变动信息。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工作,及时扩大监测品种、范围,优化样本结构。同时,进一步整顿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继续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和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价格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8、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住建委)新闻发言人徐志军介绍,北京今年计划新开工各类政策性住房850万平方米,上半年已经累计审核通过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申请11万户,完成经适房和限价房配售5万套。 对于北京商品房房价过高、房价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一问题,徐志军表示,上半年以来,北京的楼市逐步回暖,房价开始回升。目前房价处在价高、量跌的态势下。作为政府部门,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投资,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此促进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几乎同时,重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提出,今后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是: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未来享受政策性住房的市民,将占全市城镇人口的1/5到1/3。 9、 广州市金沙洲新社区建成未几,就曝出业主和租户与地产中介串通违规放租。昨日,广州地方媒体大篇幅披露,部分经适房和廉租房业主违规出租房屋牟利。这些以每平方米1元钱的价格从政府手里租来的廉租房,却以每月1100元的价格转租;以每平方米4000多元低价购进的经济适用房也被业主违规放租。多家地产中介均违规代理经适房、廉租房出租业务,暗访记者一周内竟可以租到好几套经适房。 这些已经曝光的违规事实表明,经适房、廉租房的建设和监管,事实上已经挑战了现有政府部门监管能力的极限。这些违法乱纪的“假住房困难户”究竟是如何通过种种政策程序,获得了本不属于他们的公共福利?这是比单纯宣布注销他们的住房资格更为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揭示了当前监管制度更为隐蔽的福利流失和公平损害。 10、 在住房保障体系中,首先要让那些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病人、残疾人有基本的住房保证,而这部分住房保障就是廉租房。过去,廉租房标准较低,住房的结构和面积都不尽合理,许多廉租房建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给租户造成生活、工作诸多不便,无形中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廉租房方面,政府应在信息管理和惩戒方面做好相应的制度安排。政府要大幅度提高廉租房的供应数量,分配方法要公开、透明。 经济适用房方面,首先,明确经济适用房的性质和定位。经济适用房不是商品房;其次,要提高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数量。以前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由于数量过少,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对住房价格也起不到稳定的作用。各地政府应当在财政许可的情况之下,尽可能多规划一些经济适用房项目;再次,对经济适用房要合理规划、设计。对于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资金、房屋的结构、面积和配套生活设施等都要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最后,政府严格执行供应和销售政策,不能轻易地把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又通过上市转化为商品房,不要让那些不该买经济适用房的人购买经济适用房。 普通住宅方面,重点加大中小户型普通住宅的供给。目前市场需求主要集中于12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但目前我国商品住宅50%以上的供给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结构严重失衡。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政府应从规划、土地、税收和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引导开发商增加中小户型普通住宅的供给。 11、 “本届政府将原来的建设部改组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把‘住房’放在最前面,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住房这一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谈及去年新组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深感责任重大。 “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住房制度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在姜伟新看来,针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住房要商品化、市场化,是中国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与此同时,仅仅搞商品化不够。对困难群体,必须要由政府支持保障。” 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全面推开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对困难家庭住房给予支持。一直到2007年前后,住房保障的对象、范围、标准、方式等才逐步明确。“客观地讲,各级政府对住房保障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毕竟保障房的建设与商品房不一样,需要政府大量投入资金和土地。必须制定若干优惠政策,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也会减少一部分地方财政的收入。现在整个制度逐渐清晰,政府也有能力大幅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当务之急是如何具体化、抓紧落实。”姜伟新说。 2007年7月,姜伟新从国家发改委调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每年四五次的住房情况调研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几年,到福建、黑龙江、湖南、山东、内蒙古等地,走访了很多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仍然有很多百姓住在破旧的甚至是三四十年代建造的房子里。下雨灌水、没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有的房子连上下水都没有,功能环境极差。”姜伟新表情沉重地说,“这样的情况还很多,每次调研回来,脑子里总是想着那些情景。每看一次,心情就沉重一次,责任和决心也增加一分。” 从去年底开始推进的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让更多低收入家庭看到了圆住房梦想的希望。“在廉租房3年规划已经发布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制定包括经济适用房、工矿棚户区改造在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将会覆盖今后3-5年的时间。按照现在设定的标准,再过三四年,要解决1500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占城镇户数的8%左右。人均建筑面积不足7平方米的,届时能保障到1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功能、条件会比原来大大改善。我认为‘住有所居’这一目标是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的。”姜伟新充满信心。 从“居者有其屋”到“住有所居”,政府一直把住房问题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

【答案】

强调控重保障 使居者有其屋 老百姓总是把“衣食住行”挂在嘴头上,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居乐业”,可见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能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很多人的梦想和追求。而要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政府的责任极其重大。 之所以将政府推到这样一个位置上来,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房价过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消耗,供应趋紧;进城从业者不断增多;老百姓增收幅度不大,而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房价的居高不下,使得一辈子节衣缩食供一套房子,成为众多普通中国百姓的真实写照,买房款成为他们沉重的经济负担。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效缓解住房问题,就必须由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者,要加大房价的调控力度。要部署有关部门加强对价格运行态势的监测,加强对价格监测预警的分析,在全国建设相关的监测调查点,及时掌握价格变动信息。下一步,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工作,及时扩大监测品种、范围,优化样本结构。同时,进一步整顿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继续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和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价格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同时,还要稳定现有调控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抓紧贯彻落实。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重点抓好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市场消费。 二者,要完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速度。在住房保障体系中,首先要让那些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病人、残疾人有基本的住房保证,而这部分住房保障就是廉租房。过去,廉租房标准较低,住房的结构和面积都不尽合理,许多廉租房建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给租户造成生活、工作诸多不便,无形中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因此,在廉租房方面,政府应在信息管理和惩戒方面做好相应的制度安排,要大幅度提高廉租房的供应数量,分配方法要公开、透明。经济适用房方面,首先,明确经济适用房的性质和定位。经济适用房不是商品房;其次,要提高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数量。以前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由于数量过少,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对住房价格也起不到稳定的作用。各地政府应当在财政许可的情况之下,尽可能多规划一些经济适用房项目;再次,对经济适用房要合理规划、设计。对于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资金、房屋的结构、面积和配套生活设施等都要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最后,政府严格执行供应和销售政策,不能轻易地把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又通过上市转化为商品房,不要让那些不该买经济适用房的人购买经济适用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凝聚了中国人世代传承的民生梦想,一千多年前杜甫只能在茅草屋中用诗句抒发自己的鸿鹄之志。而今天,在政府有利的宏观调控和日渐完善的房屋政策引导下,我们完全有更多的理由和能力让全体人民都能居有所安,构建起真正公平的和谐社会。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