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推理或结论 |
A |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 | NH3遇到HCl时反应生成NH4Cl晶体 |
B | 向碘水中加入CC14,振荡,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 碘在CC1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
C | 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变热 | 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
D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
B、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
C、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硫。
A、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易挥发,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此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A正确;
B、碘在CC1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向碘水中加入CC14,振荡,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B正确;
C、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变热,C正确;
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硫,也可能是氯气等,D错误,答案选D。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