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1=﹣3m﹣4m=﹣7m;然后该质点再从C点沿坐标轴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高中物理 2024-08-27 10:17:38 高中物理

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1=﹣3m﹣4m=﹣7m;然后该质点再从C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2=1m﹣(﹣3)m=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x2大于x1

B. 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故x1大于x2

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m

D. 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m

【答案】

B

【解析】

由图知C到B的位移小于A到C的位移,虽然前者正数,后者是负数,但正负号表示方向,因此比较大小要看长度,故A错误;位移的符号表示其方向,大小是指其绝对值,则A到C的位移x1大于C到B的位移x2,故B正确.物体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所以为△x=x1+x2=﹣7+4=﹣3m,故C错误;路程是运动的轨迹的和,则路程的大小为:s=|x1|+x2=|﹣7|+4=11m,故D错误;故选B.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